自1994年國家開始實施“金稅工程”,經歷十幾年持續建設,稅務信息化飛速發展,現已進入金稅工程三期建設階段。稅收信息化進程飛速發展,一大批稅收信息系統大規模上線,導致信息數據量快速增長。
業務處理系統大多采用數據集中存放、集中處理的大集中模式替代原有的多分區多中心、數據分散式存儲和處理的方式,這種模式對于加強用戶運維管理、數據共享、新業務的開發和降低數據中心的運營成本有極大的好處。然而這種大集中模式對系統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一旦發生災難,數據造成丟失,納稅人資料、技術文件、賬務賬目等重要數據將會面目全非。
1.數據訪問控制需求
金三數據下發到各地市后,需要針對下行數據做安全管理,嚴格控制下行數據的訪問權限。且敏感數據需要建立單獨用戶,并能夠在敏感數據有查詢需求的時候有臨時授權功能。
2.數據共享安全需求
原則上省廳是數據共享和外發統一的出口,各地如需對外提供需要嚴格按照省局《稅收信息對外提供實施辦法》執行,這就要求需要非常明確的審計日志,能夠追溯數據訪問者、數據流向。且在數據共享過程中,需要對涉及個人隱私的數據進行脫敏處理,防止發生個人隱私泄露問題。
1.數據備份需求
稅務數據是最重要的“資產”,人為誤操作、勒索病毒、服務器故障等等問題均有可能造成業務中斷或者數據丟失,各地要做好下行數據的備份工作。
2.數據恢復演練
各地要建立容災/備份系統,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容災/備份演練。
1.通過DBRA容災系統實現災難一鍵切換,且鼠標點擊切換按鈕后切換過程全自動化;實現全業務切換、細顆粒度切換、IP地址切換。
2.通過災備系統模擬整個切換的過程,對生產系統不產生任何影響;桌面演練后,容災庫可讀可寫,可以對容災數據進行校驗;通過桌面演練,讓使用者快速熟悉整個切換的流程,提高切換的熟練度。